航运新闻

当前位置:集团首页 > 新闻动态 > 航运新闻 > 新闻正文
珠江全力推进水运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2/3/27 14:41:54]  来源:[利维集团]  点击:[2354]

/ 本刊记者 钟悠云  

 

20111221日召开的“2011珠江水运企业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祁军辉介绍,在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十二五”水运结构调整“兴内河、强海运、优港口”的总体思路得到珠江沿江省区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珠江水运已经成为水系各省区的共识。

 

兴内河 

珠江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

兴内河,即是把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作为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航道建设和专业化、规模化内河港区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内河水运发展水平。

珠江作为我国第三大河流,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目前,水系内河集装箱运量占全国内河集装箱运量的50%以上,但尽管如此,由于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珠江航道等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

据了解,目前,珠江三级及以上航道仅占总里程的7%。广东省作为航运资源大省,拥有内河航道里程达13596公里,但等级和四级以上航道里程仅为通航里程的36%8.7%,而广西西江黄金水道规划范围内,建成的500吨级以上高等级航道仅占30%。此外,碍航闸坝、桥梁多,也是珠江航道的一大困境。目前,珠江流域存在碍航闸坝一千多座。

在“2011珠江水运企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均表示,“十二五”期间,珠江水运发展的第一大亮点就是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改善航道通航条件。

祁军辉介绍,“十二五”期间,珠江水运将按照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要求,在抓好在建项目实施的同时,要重点推进具有影响力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按照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部署,2012年将全面推行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此外,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将通过整合交通、港航、海事、救助打捞等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依托电子航道图等基础信息体系,建立一个统一的珠江综合航运信息服务系统,提升水运行业为船舶、社会的服务水平。目前,《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

广西区港航管理局航运管理科副科长黄茵介绍,“十二五”期仍是广西港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到“十二五”末,广西将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七市共1480公里的内河水运主通道建成为1000吨级以上航道,开工或续建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百色升船机、龙滩升船机等10个枢纽过船设施项目。预计新增3000吨级航道297公里、2000吨级航道626公里、1000吨级航道655公里。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水运管理处副科长付广在会上也表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出海口门能力提升,项目总投资匡算约91.4亿元。

20111130日“2011年珠江水运航运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暨港航工作座谈会”上,贵州省航务管理局局长韩剑波、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姜志刚也分别就贵州省、云南省的航道建设规划做了介绍。

韩剑波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水运年运力突破3000万吨的目标,2012年将按照“通航道、兴港口、壮运力、优布局”的十二字工作思路,加快贵州高等级航道建设,推进白层港设立煤炭交易中心,同时,积极支持地方开展都柳江航电枢纽、董箐库区、光照库区航运发展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姜志刚表示,云南在2012年将着手开展“十二五”规划的调整工作,继续推进水运通道建设,将水运通道的“通与畅”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实现富宁港一期工程的投运。

 

优港口

珠江港口面临大整合

优港口,即是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中国已成为港口大国,货物吞吐量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部分区域内港口协调发展不够,港口布局尚需完善,一些地方在港口发展上片面追求上规模、求数量,土地、岸线、水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珠江水系也同样面临着这类的问题。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珠江水系港口大多数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干线,且以中小型为主。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2011年,珠江水系主要内河港口完成吞吐量预计达4.62亿吨,同比增长4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89TEU,同比增长35.8%,其中,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干线占有货物吞吐量90%以上。

付广在会上指出,当前,珠江流域优化港口布局迫在眉睫,以广东省为例,内河码头普遍存在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作业点分散,功能重叠的现象。据统计,目前,全省沿江沿河地区存在1100多个简易码头和临时作业点,超过90%的内河码头仍然只是从事传统的装卸作业。而且港口集疏运功能不强,不能与陆路网络形成有机整体。

他介绍,广东省港口建设体制改革较早,尤其是内河港口,基本以市场为主导,集疏运通道建设,主要看港口企业的需要和实力。这就形成了连接内河主要港口和重要港区的通道等级低,港口与公路、铁路网络不连贯的局面。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加强港口整合,从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航道调度管理一体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一体化、物流信息和交通电子口岸一体化、共同推进泛珠区域内无水港建设和打造珠江口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珠三角港口的一体化发展。2012年,将加快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港口航道、锚地和防波堤的公共投入。

黄茵在会上也表示,“十二五”期间,广西区将加快港口建设步伐,大力拓展主要港口功能,形成以贵港、梧州、南宁主要港口为核心,百色、来宾、柳州、崇左等地区性港口为重要补充,其它一般港口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保障有力、功能明确、服务高效、设施完善的内河港口体系。到2015年,实现全区内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1.5亿吨以上。

 

强海运

珠江航运企业亟需做强做大

强海运,即是航运企业要做强、做大。目前,我国拥有世界先进船舶的大型货运船队,在保障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航运企业的竞争能力与世界大型航运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沿海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海运服务贸易仍存在逆差,在国际航运资源配置中缺乏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

在“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指出,当前,我国内河运输经营主体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低,内河运输企业仅有4600家,个体经营者近3万家,平均运力规模仅5艘、2150载重吨。

而珠江水系方面,据广东海事局副局长黄军根介绍,目前,广东省拥有535家航运公司,其中,运力超过10万吨的仅有7家,占1.31%,运力5~10万吨的有17家,占3.17%,运输市场主要以个体户为主。而且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国家航运公司具有世界先进的管理水平,但一些民营航运公司由于经营规模有限,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较差。

黄茵也指出,尽管近年来,广西区运力结构不断优化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水运企业290家,但运力超过10万吨的企业却不到5家。

对此,祁军辉表示,在国家加快水路运输结构调整、航运市场经营总体形势又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加强对运输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十分重要。“十二五”期间,珠江水系将加强对船舶运力管理,包括跨省和省内运输的船舶运力问题。要加强对运力、运输需求的把握和研究,加强运输市场准入、经营者资质等政策性研究工作,合理调控、引导运力的投放。同时,要探索建立珠江水运市场诚信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联系制度、开展企业经营行为诚信评价等措施,加强水系运输市场的诚信管理建设。努力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当前复杂的航运形势。

广西区柳州市忠诚船务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文认为,航运企业要提高竞争水平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比如燃油费改税,燃油费改税出台后,油价一路高涨,造成燃油费用占营运成本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国家如果要发展航运业,应对航运业实行减税或出台燃油补贴政策。

广西梧州同舟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区少东指出,企业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但目前珠江内河航运人才队伍的整体科技含量及素质不高,船员出现老化,国家应该加以重视,采取比如收入免税等方式吸引更多青年从事航运业,同时,加大船员的培训力度。

2011年7月,西南水运北线出海北线通道柳江500吨级航道开通。

上一篇:2012年4月1日后西江限行新建非标准船舶
下一篇:没有了
【 字体: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